北京时间
2021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倾力为国际学生全新打造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文学与文化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创建于1951年,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语言文学学术研究重镇和人才培养基地,是华东师范大学最早建立的系科之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累,使中文系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学界公认的知名院系。中文系下设1个专业即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专业积淀深厚,是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入选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2020年,“元化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中国语言文学系迎来了建系七十周年。回首过去七十年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取得了累累硕果,整体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 一流专业的核心是一流的师资队伍。20世纪50年代初高校调整后,许杰、徐震堮、施蛰存、徐中玉、钱谷融、王元化、程俊英、周子美、李毓珍、万云骏、史存直、林祥楣等知名学者均曾执教于此,一时云蒸霞蔚。新中国成立后,钱谷融教授关于“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曾引发全国大讨论,徐中玉教授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为该学科的现代拓进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元化教授的一系列学术思想著作更是开一代风气,影响深远,海内同钦。改革开放以来,中文系几代学人各领风骚,以敏锐、稳健、扎实的参与姿态与实绩,始终走在中文学科前沿。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等各个研究领域,出版了大量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在学术界赢得了巨大声誉。 目前,中文系继承已有的优良传统,形成一支高水平、高风尚、学科分布均衡、梯队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0余人,其中80%以上拥有高级职称;先后有9名教授入选国家级重要人才计划;多位教师曾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学校师德标兵称号等,文艺学教研室入选校“立德树人”教学团队。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文学与文化方向)针对具有较高汉语水平的国际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帮助国际学生形成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学术的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实现国际学生汉语水平进阶、文学修养提升与学术能力养成的有机统一,以充分体现华东师范大学及中国语言文学系的科研实力、开放水平和育人特色。为国际文化教育领域培养具有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信念,有志于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文学、文化与学术交流,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专业基础,对中国文化与历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出色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具有对于中国文学艺术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具有较好的用汉语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具备较为突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能够从事与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相关的国际教育或学术研究的海外优秀青年人才。 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学与文化方向)旨在培养学生: 明德乐群 热爱中国文化,客观公正认识中国现状与中国问题;保持崇高的文化理想和学术追求,恪守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抵制学术诚信方面的不良风气;待人以诚,勇于担当,善于沟通和交流,富有团队精神。 基础扎实 较好地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文学与文化方向)的基础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对中国历史、中国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有一定的认识;具有必要的自然科学素养并有一定的跨学科对话的意识和经验。 能力出色 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熟练掌握汉语;具备良好的文本解读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严密的推演与论证,能够针对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的研究。 身心健康 能够从各门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品性的陶熔,养成进取的态度、宽阔的胸襟和乐观的精神;具备正确的得失观,能够很好地应对压力,正确认识和处理挫折;能够实现专业学习与兴趣爱好的平衡发展,具备健康的文化品味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具备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良好习惯。 持续发展 具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善于根据个人学业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具有在实践中学习的意识,善于根据研究与实践的需要进行知识补充和能力提升;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善于对个人发展进行自我规划与自我管理。 国际视野 对国际汉语教育和中国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参与传播中国智慧、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实践经验。 【专业必修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学与民间信仰 中国当代影视研究专题 汉字与文化 语言学与中国当代文化 江南文化专题 【专题选修课程】 中国城市文学与文化专题 中国乡村文学与文化专题 东亚文学与文化专题 当代中国学研究专题 【国际教育选修课程】 国际汉语教学概论 国际汉语教学法 国际汉语课堂教学研究 国际汉语教育心理学 1、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学生入学申请表 请登陆在线报名系统(http://lxsapply.ecnu.edu.cn)在线填写申请表。 2、高中毕业证书 *原件扫描件,非中英文的需提供经公证的中文或英文翻译件。 *应届毕业生在申请时提供预计毕业证明(预计取得毕业证书的时间应早于2021年8月31日),注册报到时,须补交毕业证书。 3、高中完整成绩单 *必须是中文或英文,非中英文的需提供经公证的中文或英文翻译件。 4、语言水平证明(HSK五级180分或以上) 5、自荐信 500-800字(中文) 6、护照复印件 7、未满18周岁申请者需提供监护人保证书 8、申请费800元(在线支付) Email:lxs@ecnu.edu.cn 电话:+86-21-62232013 地址:中国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物理楼253室 邮编:200062院系简介
师资力量
专业特色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专业申请指南
联系我们
中国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物理楼253室
200062
86-21-62232013/62238353
86-21-62238352
lxs@ecnu.edu.cn
国际教育中心留学生办公室
公众号:ecnui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