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
关于上海
关于学校
联系我们
招生
学历项目
进修项目
中文项目
短期项目
交流项目
奖学金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非学历项目
校园生活
学生组织
ECNU指南
学生支持
学生分享
电子杂志
图集
视频
博客
校友
校友新闻
校友故事
影像
关于学校
关于上海
关于学校
联系我们
招生
学历项目
进修项目
中文项目
短期项目
交流项目
奖学金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非学历项目
校园生活
学生组织
ECNU指南
学生支持
学生分享
电子杂志
图集
视频
博客
校友
校友新闻
校友故事
影像
校友故事
校友故事
提灯引路的人:我对导师的回忆
“教师是点亮民族未来之光的引路人。” 2011年至2015年,我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政治学理论专业的博士。我的导师是尊敬的齐卫平老师。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讲述与他初次相遇的情景,以及他对我的关怀、教诲和引导。 2011年秋天,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这是我首次踏上上海的土地。浦东机场之大令人惊叹,从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半个多小时。走出机场后,我乘坐出租车前往位于中山北路的老校区。城市的美丽令人目不暇接。 当我穿过大学的大门进入校园时,心中默念:“感谢上天,让我实现了梦想。”我仔细阅读了随邀请函一起寄来的指南,并按照提供的地图前往留学生办公室。在那里,黄美旭老师带
2025-10-23
华东师范大学——我永远的牵记
记忆中的华东师大,永远是丽娃河畔那片宁静与诗意的净土。六年的求学生涯,让这里成为我永远的牵挂。如今,回望往昔,心中依然涌动着无尽的眷恋与感恩,仿佛还驻足在那熟悉的丽娃河畔。 我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度过了硕士与博士的六年时光。那六年,不仅仅是学术研究与专业成长的过程,更是我人生中最纯粹、最深刻的一段岁月。校园里的每一条小径,每一幢楼宇,都留下了我的足迹与回忆。 丽娃河畔的清风、法国梧桐随风飘落的叶影、银杏叶的金黄色、操场上的欢笑、教室里的话语……所有这些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它们已经不仅仅是校园风景,更是与我血脉相连的生命印记。 那时的我,常常在丽娃河边独自
2025-10-22
我的中国故事, 从华师大开始
十八岁那年,高中刚毕业的我问自己:“怎么才能真的挑战自己?”那时候,我会说英语和西班牙语,但中文完全不会。一个想法突然冒出来:为什么不去中国学习呢? 2012年8月,一个炎热的夏天,我第一次来到中国。谁也不认识,一句中文也不会说。新的地方,新的文化,一切都是新的,感觉有点害怕,也有点兴奋。但很幸运,我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这里很快就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我在华师大学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学习国际商务。但最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开始慢慢理解中国。 2015年春天,我作为华师大的留学生代表,去了云南参加支教活动,给小朋友们上体育课。很多孩子是第一次见到外国人,他们特别兴奋!一下课,他们就围在
2025-10-22
以语为舟:跨界交流的实践与使命
2008年,当我在上海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业的第七个年头,我选择在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我的学术旅程——攻读博士学位。那时的我,虽已在上海大学度过七年光阴,看惯了校园里的四季轮回,听熟了教室里的书声琅琅,但当第一次以博士新生身份走进华东师范大学时还是对这所学校满了新鲜感和期待。 博士阶段的课程虽然不多,但接踵而至的困难和挑战却从未间断。在齐沪扬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学术研究,为这段求学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中国求学的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学习不仅在课堂,更在社会。作为留学生,我们需要主动融入中国生活,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成长,用所学回
2025-10-22
My Mathematical Journey at ECNU
Let me begin this story not from where I started, but from where I stand today – as a young mathematician who has published over 100 research papers with more than 1800 citations, working at the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having completed a one year postdoctoral fello
2025-10-22
华东师范大学 我实现梦想的地方
华师大,我梦想的起点!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一直梦想着能够有一段异国他乡的求学经历,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别是来中国留学!因此,我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早在硕士期间就开始准备,提前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认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最终我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来到了中国上海,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人文,智慧、美丽的高校! 华师大,我圆梦的地方!我还清晰得记得刚来到中国的时候,对汉语的掌握还不是很熟练,和老师同学交流起来还存在不少障碍。但在老师和同学的热情帮助下,我不仅较好克服了语言交流困难,还迅速适应了博士的学习和生活。开学不久,我便参加了第一届“华夏杯”
2025-10-22
MY ECNU JOURNEY - A SPARK THAT IGNITED A GLOBAL VISION
My year a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CNU) transformed me from a committed Ugandan educator into a global-minded leader, thanks to academic rigor, cultural immersion, and the lifelong friendships I built along the way. In 2018, I joined ECNU as a UNESCO Great Wall Fellow, stepping into a comm
2025-10-22
从华师大学子到“开水哥”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塑造我们的这片土壤。”这句话,是我在毕业典礼上最真挚的心声,也是我在华东师范大学求学岁月中最深刻的感悟,因为在这里发生了许多改变我人生轨迹的故事。融入这片土壤:我的别样青春 2015年在意大利圣心大学孔子学院的推荐下,我获得了孔子学院奖学金,前往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中文。经过一年汉语学习,我成功申请硕士项目,走进了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的课堂。在这里,我不仅汲取了专业知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更全身心地拥抱了校园内外的精彩生活。对我而言,在华师大的日子,“充满了各种美好回忆的片段”。 我珍惜每一次深入中国社会的机会。还记得和十几位留学生伙伴一起去江
2025-10-22
中越友谊的“小桥梁” 一位越南学子 与华东师大的十五载情缘
值此纪念华东师范大学来华留学60周年之际,我谨分享我与华东师大的故事,我一直乐于成为越中友谊的小桥梁。人生大转折 我出生在越南经济欠发达的高原地区,一个贫穷落后、没有出路的乡村。在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我长大成人,渴望考上大学,离开贫困的家乡,改变自己的命运。非常幸运,我考入了雒鸿大学的中国语言专业,在这里,我完成了我的大学学业,并参加了同奈省举办的翻译培训班。正是通过这个培训班,我得到了胡志明市师范大学中国语言学院原系主任甲文强老师的推荐,得以申请到华东师范大学。由于在毕业前就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我成功获得了孔子学院奖学金学习国际汉语教育硕士专业。2010年2月,我正式离开越南前往上
2025-10-22
A Lifelong Bond at ECNU
My postgraduate study abroad experience a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as more transformative than I could have ever imagined. While navigating the bustling campus, a chance encounter in an elevator led to a friendship that has shaped my life in profound ways. There, I met Sophie, a fellow stud
2025-10-22
"60 years of learning, A legacy of light!"
I had the honor of studying in the Master's Degree Programme at ECNU during 2018-2019. It wa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and meaningful times of my life. The welcome I received from the university was exceptional. Although I was a foreigner in the country, the care and support provided made me feel
2025-10-22
两代人的师大青春
“宝珍!慢点儿跑!小心车!”我追在女儿身后喊道。她像只欢快的小鹿,在梧桐夹道的林荫路上蹦跳着,马尾辫在阳光下甩出金色的弧线。 这是她第一次踏入华东师大的校园——那个在我故事里出现过无数次的“知识殿堂”。此刻她正踮着脚去够文脉廊垂落的迎春花,黄色的花瓣落在她肩头,像极了当年我的仙女老师黄美旭亲手为我别在衣襟上的那朵。 我的眼眶突然发热。2003年,我抱着17个月大的女儿在河内机场告别时,她哭得鼻涕糊满了小脸。那时的我,怀揣着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录取通知书,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记得第一次上课时,我的汉语还带着浓重的越南口音,是同班的陈钰同学每天课后陪我练习发音;冬天
2025-10-22
My ECNU Journey
My journey to the ICTE started around February, 2016 with the acceptance of my application, admission and sponsorship by the UNESCO/Great Wall of China to advance my career in educational policy,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The receipt of this news is one of my most unforgettable and exciting mom
2025-10-22
梦启华师,情系中沙
2007年,来自沙特阿拉伯的杨丰怀揣梦想踏上中国的土地,从零基础学汉语到攻读经贸与金融专业,在华东师范大学度过了难忘而充实的岁月。课堂上的钻研、文化节的欢笑、实习与工作的历练,都化为他成长的基石。如今,他投身中沙交流合作,把所学融入实践。回望一路走来的求学与奋斗,他将母校视作人生的灯塔,心怀感恩,继续前行。 回想起2007年我初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的情景,仿佛就在昨日。那时的我,怀揣着对中华文化的好奇与向往,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从沙特阿拉伯远道而来,只为追寻知识与梦想。 我在中国的求学之路始于汉语学习。作为一名零基础的外国学生,起初面对全新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方式,的
2025-10-22
两个学生、一个校园和第三位家人
华师大,养育了我们母女俩。 当我被论文压得喘不过气时,它握住我的手轻声安慰:“你看,你是多么坚强、勇敢,多么了不起的一位女性。” 当女儿在幼儿园里流下陌生和不安的泪水时,它轻轻为她拭去,悄悄告诉她:“你会交到好朋友的,虽然你还不会说普通话,但给自己一点时间吧。” 四年间,华师大不只是学校,更是我们的第三位家长。它给予我们温暖、故事和庇护,成了我们的共同家园。在这里,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旅程,默默并肩展开。 每一天的早晨,都是从一段并肩而行开始的。我背着笔记本电脑,一摞论文资料,还有一份沉甸甸的博士梦想。女儿背着粉红色的 Hello Kitty 书包,怀里抱着一幅用彩色笔画
2025-09-16
您好,华师大
芳草又来报到了! 心中那份深藏的感恩与思念,随着每一次回想,愈发澎湃激荡。 记得2008年9月,那个秋意盎然的季节,我带着满腔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期待,踏入了这座古朴而又充满青春气息的校园,开启硕士求学之旅。那时的我,带着懵懂与好奇,渴望在这里汲取知识的甘露,遇见良师益友。而华东师范大学,远比我想象中更加美好——她如一位温婉而智慧的长者,用包容温暖了我的心灵。 校园的春天,樱花盛开,粉色的花瓣如云似霞,伴随着微风轻柔地飘落在校园的小径上。每走一步,都像走进一幅静谧优雅的画卷。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仿佛在告诉我:这里,是孕育梦想的土地。那些
2025-09-16
我的ECNU旅程:从丽娃河畔到韩中桥梁
记得那年,三十出头的我,怀揣着对国际关系的热忱,踏入了上海这片加速国际化的热土,成为华东师范大学(ECNU)的一名留学生。攻读国际关系博士学位的那段岁月,无疑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和无比珍贵的财富。今天,在庆祝母校留学生教育走过辉煌六十载之际,回望在ECNU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感激与自豪。选择在ECNU深造,是我人生中最明智的决定之一。 最让我铭记于心的是教授们的言传身教。他们治学严谨,见解深刻,每一次发人深省的提问都引领我深入思考。我研究的国际关系领域,强调全球视野、理解合作与多边对话。这些核心理念,在ECNU的学习中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活生生的实践。与教授们的思想碰撞和深度交流
2025-09-03
我在华师大的一段特殊经历
我是2021届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毕业生李明涛,来自玫瑰之国保加利亚。2019年年末,我放寒假回到自己的国家,原计划20年1月底返回中国。但是疫情的到来阻挡了我的脚步,我不得不被困在家中进行居家隔离;同时,我也利用这段时间好好陪伴家人,充电学习,尽可能提升自己的知识并培养新的技能。在居家隔离的那半年中,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和百度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关注中国的抗疫进展,当时这似乎成了我的习惯。每天我会和一些中国同学通过云端彼此问候,关心他们家乡的疫情,也会提醒他们不要放松警惕,出门一定做好防护。那段时间,我时常回忆起我在中国度过的美好时光,我会想念我的中国朋友们;我会想念华东师大美
2024-11-12
来华留学,开启了我的人生新篇章
我是来自越南的黎氏海燕。在没有来中国读书之前,我是在越南新闻与传播学院读的本科,第二语言是俄语。那个时候我还不会中文,当时我的好友在河内师范大学读书,她极力推荐我华东师范大学的线上中文课程,机缘巧合之下我开启了中文学习之旅。碰巧的是,那个时候教我中文的老师在华师大读博,她告诉我国际关系专业在那一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问我要不要来华师大读硕士。我当时觉得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于是开始努力学习,拿到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得到了来华学习的机会。在中国读书的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三年,它改变了我的人生。由于专业的原因,我们班上的国际氛围特别浓,我在学校不仅能和美国、中国的教授交流,而且还能和来自十几
2024-01-13
华师大教会我:接受文化的多样性
人物介绍:Jonathan Xu 先生曾于2015和201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汉语。2018年,他在四川成都成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2023年,他担任上海荷比卢商会业务发展总监,负责监督业务发展项目,协助荷比卢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他也致力于促进中国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地区的商业和学术交流。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习汉语是一次获益匪浅的经历。 2015年和2016年在华师大度过的两个夏天,让我对中国文化和语言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最美好的回忆之一是参加实地考察,在那里我不仅将所学到的语言技能付诸实践,而且还进一步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同学们。这些关系非常宝贵,为我的国际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在华东师范大
2023-11-13
爱心,就是用一颗伟大的心做很多小事
人物介绍:周子寒(AHSANMUHAMMAD),来自巴基斯坦,是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8级本科生,目前是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同时也是学校国际学生志愿服务队的骨干成员。刚来的时候我还是一名预科生,汉语也不会说,什么都不懂。但是当我迈入校园,有很多热心的志愿者同学帮助了我,他们告诉我宿舍和教学楼在哪里,怎么给校园卡充值等,那时候我就感到像在家里一样安心和温暖。所以我就想以后也要用同样的方式帮助别人,将这份爱传递下去。同时,我也觉得参加志愿公益服务非常有意义,于是我跟着国际教育中心的老师和志愿者们去机场接机,帮助新同学熟悉校园;和学院的中国同学们一起去长风公园捡垃圾做环保活动,不仅认
2022-11-13
My Memory of ECNU
Sima Juma Athumani (Tanzania): A PhD Student at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Education Policy and School Reform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Masters of Educational Policy,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at ECNU (2021).Currently, from January 2011 to the moment, he is working as a Coll
2021-10-10
My Home at ECNU
Dr. Dimitra Amarantidou (Greece) :PhD (2020),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e is currently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inese Philosophy at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The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as been my home for more than five years. What is
2021-10-09
华师大之心
Anastasiya BAYOK 娜丝佳 (白俄罗斯):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博士毕业,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冷战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从事中国对外关系、中俄和中欧关系以及欧亚地区安全的研究。目前在德国汉堡大学和平研究与安全政策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和项目经理。 2005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留学,到华东师大报到。和大多数外国留学生一样,我怀着既兴奋又有点忐忑的心情,经过近20个小时的长途旅行,终于来到我喜欢的国家,有了机会亲身体验在中国的一切,这让我感到无比兴奋。我一进华东师范大学的大门看到了美丽的校园马上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我当时第一想法:“我能在这么漂亮的
2021-10-05
穿越二十年的回忆
Dayawanti 戴温蒂(印度)从印度尼赫鲁大学的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读完本科和硕士之后,获得印度人力资源与开发部与中印文化交流的项目内两国共同提供的奖学金,自1996至1998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了两年。在上海留学期间获得与中国现代作家巴金相见的机会。她把巴金的佳作《家》译成印地文。自2003年起在尼赫鲁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21年7月29日华东师范大学留学生办公室的老师召开了“国际学生校友见面会”。这一天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我在这里见到了二十多年没见面的同屋,她不仅是我的同屋也是我的朋友,还见到了我的一个斯里兰卡的朋友。我们都特别感动,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没有见过面,那天晚上
2021-10-04
华师大的留学时光
LUONG THI HAI VAN 梁氏海云(越南) 2012级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2017届)。从事中国和越南古代文学研究、中越跨境民族文化研究,任广西民族大学民社学院副教授、民族专业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导师。我是越南太原师范大学语文学语言专业的老师,2011年来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 还记得去上海留学那天,从河内国际机场乘坐飞机飞往上海虹桥机场时,我内心一直有着向往和忐忑。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出国,加上我是一个恋家的人,所以对家还是有些不舍和牵挂。但一想到去上海就能更好地学习地道的汉语,有更多机会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我心中便充满无限遐想。
2021-10-03
遇见你是最“美”的事
TAN CHIN YEE 陈静宜(马来西亚)1996级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2000届),从事新马两地华语文教学21年,2012年在马来西亚创办华语文中心。目前在马来西亚柔佛新山陈书院(Tan Learning Centre)任教。1996年9月,我带着华东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三件行李,从吉隆坡飞往上海。五小时后飞机降落在虹桥机场。举目所见皆是硕大的方块字,耳里听到的是汉语和上海话,迎面袭来的是凉凉秋风,这一切和马来西亚十分不同。出租车开往中山北路3663号,映入眼帘的尽是新鲜事:桑塔纳出租车没见过、上海人没见过、路旁的树木花草没见过,道路的格局、建筑的风格、商铺的
2021-10-02
华师大——我心灵的归宿
NGO THI HUE 吴氏惠(越南)2013届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从事汉越语言对比研究、越南汉语教学工作。目前在越南河内大学(Hanoi University)中文系任教。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离开华师大已经8年了,但在华师大的留学岁月一直历历在目,感觉母校近在咫尺,却又那么遥远……我一直怀念着华师大的老师和同学,怀念着那段平静的留学生活,怀念着师大的校园,因为每一个角落都曾印下我的足迹,留下我最美好的回忆。我多么期待能有机会再与老师和同学在师大相逢。无数次睡前因为想念母校、想念我的老师和同学而在枕上落泪。如今的疫情又将我们拉得更远了,回去的梦想不知何时能实
2021-09-30
Basking in the Great Love of ECNU
Degan Jeffery (Canada)MS (2019),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CNU.BD (2015),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Studies, ECNU.Currently, he is a part owner of a learning center for language, calligraphy, LEGO, amongst other subjects. Also is correlation with kindergartens around Shanghai. (2
2021-09-23
Unlocking the secrets of my achievements in China and the supportive roles of ECNU
Prof. Dr. Arshad Ali (Pakistan)PhD (2017), MS (2014), Department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urrently, he is working as a Top-notched Full Professor of Forest Ecology at Hebei University.Let me start from the end of the story and then explain how I got to
2021-09-11
My classes at ECNU have tied into the real world experience for my occupation
Muhammed Ahmedin Hassen (Ethiopia)From 2013 to 2014, he joined ECNU's Master of Education Progra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obtained a Master of Education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olicy.After returning to Ethiopia from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e was promoted to Deputy Minister of Educa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