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那年,高中刚毕业的我问自己:“怎么才能真的挑战自己?”那时候,我会说英语和西班牙语,但中文完全不会。一个想法突然冒出来:为什么不去中国学习呢?
2012年8月,一个炎热的夏天,我第一次来到中国。谁也不认识,一句中文也不会说。新的地方,新的文化,一切都是新的,感觉有点害怕,也有点兴奋。但很幸运,我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这里很快就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我在华师大学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学习国际商务。但最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开始慢慢理解中国。
2015年春天,我作为华师大的留学生代表,去了云南参加支教活动,给小朋友们上体育课。很多孩子是第一次见到外国人,他们特别兴奋!一下课,他们就围在我们这些“外国老师”身边,和我们一起玩,一起闹。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中国的偏远山区,看到了和城市里很不一样的中国。

大卫·海纳参加“达人秀”并获奖
2017年,我从华师大毕业了。我特别荣幸,作为留学生代表在全校的毕业典礼上发言。黄老师告诉我,我是第一个站在这个讲台上的留学生!我记得当时站在台上,心里特别激动,手心都有点出汗了。发言结束的时候,我打开了特别制作的各种语言的横幅“爱在华师大,师大永远是我们的家”,听到台下大家的掌声和欢呼声,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忘,特别温暖。

大卫·海纳定制的各国语言“爱在华师大”纪念横幅
在华师大的时候,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目标:去清华大学读研究生。可以说,华东师大就是我实现这个梦想的桥梁。后来,我真的去了清华,在那里读完了国际关系的研究生。通过在清华的学习,我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了自己的分析和研究能力,也为未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好了准备。
毕业后,我有幸担任了哥伦比亚前总统伊万・杜克以及外交部长卡洛斯・霍尔姆斯・特鲁希略的顾问。在这些职位上,我运用自己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哥伦比亚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发展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致力于促进哥伦比亚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如今,我通过中国这个广阔的平台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为全球跨国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同时也为各类机构提供专业支持,并讲授学术与商业课程。我的工作得到了波哥大市议会的高度认可,他们表彰了我在促进哥伦比亚与世界沟通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尤其是加强了哥伦比亚与中国的联系。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教育培养我的一种回馈。

大卫·海纳返回母校参加“校友面对面”活动
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永远记得我的中国故事是从哪里开始的。感谢中国,给了我一个这么广阔的舞台。感谢华师大,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是华师大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的大门,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和经济。在这里,我遇到了一群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他们给予我知识、友谊和支持,让我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无论我未来身在何处,华师大都将永远在我的心中占据着最特殊的位置,我将继续以华师大人的身份为骄傲,继续在中哥两国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为两国的交流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