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秋高气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特色项目1-3B、2-1B、2-1C及2-2B班的同学们在苏州河沿岸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同学们以脚步丈量城市变迁,用中文对话历史与现代,完成了一堂生动的“行走中的中文课”。

苏州河
苏州河是黄浦江的支流,也是承载着上海城市记忆的“母亲河”,见证了上海从近代工业摇篮到现代城市的转型。 如今的苏州河已经成为贯穿上海的“生活秀带”与“文化长廊”,四个班的同学们以苏州河为线索,开启了一场城市文化体验之旅。


慎余里
慎余里是上海保存完好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是感受老上海市民生活与建筑风貌的鲜活实例。在慎余里,2-1B和2-1C班的同学们被古朴的砖墙与弄堂深深吸引。一位热心的市民主动为大家讲解石库门的历史,讲述早年上海人家的居住故事,让同学们对“家”与“邻里”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上海邮政博物馆
上海邮政博物馆坐落于苏州河畔,是中国近代邮政发展的见证者。馆内历史藏品丰富,建筑艺术独特,生动展示着邮政行业的百年变迁。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邮政历史,还亲手加盖了纪念邮戳、填写明信片。2-2B班同学以任务卡为引导,在参观中自主探索学习;1-3B班同学主动采访路人,思考数字时代的邮政意义;2-1C班同学在极地科考邮票前,聆听了老师讲述中国为世界极地科研做出的贡献。同学们兴致勃勃,在博物馆前留下合影。



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是上海第一座钢铁结构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经典地标。站在桥上,2-2B班的同学们用镜头记录下老建筑,寻找“老城市的感觉”。2-1C班的同学们与外白渡桥及陆家嘴天际线一同合影,感受上海的兼容并包和百年变迁。


M50创意园
M50创意园由原上海春明粗纺厂改造而成,如今汇聚了众多画廊与艺术工作室,是城市艺术脉搏的文化空间。1-3B班的同学们在这里参观了“天安千树”景点,与艺术家聊天,用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艺术作品,与自己国家的建筑、艺术进行对比,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北外滩滨江
北外滩滨江段集历史风貌、现代景观与休闲功能于一体,展现了上海打造的“世界会客厅”与城市更新的成果。2-2B班的同学们在这里用中文询问市民对北外滩变化的看法,记录下自己印象最深的回答,锻炼了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聆听了这座城市最鲜活的声音,兴高采烈地在北外滩留下班级合照。




成果展示
行走的结束,是思考与创造的开始。回到课堂,同学们将一路的见闻与收获,凝练成形式多样、创意纷呈的成果:精心制作的海报、图文并茂的PPT汇报、生动有趣的徒步Vlog……为这次苏州河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社会实践活动是汉语课堂的延伸,带同学们走进中国社会的生活百态,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汉语,收获语言的进步、文化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