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有我!”——国际学生志愿者人物专访之彭雨
日期
2022-08-15
在闵行校区,有这样一位国际学生,他是导师眼中的好学生,是老师们的好帮手,是同学们的好朋友。他从3月起就和诸多老师们一样,积极奋战在学校抗疫工作的第一线。他,就是来自孟加拉国的博士生彭雨。今天,就让我一起聆听他这段不平凡的抗疫生活吧!
PART 1 印象关键词1 :学霸
沈:彭雨你好!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好吗?
彭:大家好,我是来自孟加拉国的彭雨,现在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三年级的学生,我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哲学。
沈:嗯,这个专业对留学生来说不容易,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呢?
彭:我很喜欢哲学。之前就看了很多哲学方面的书,包括印度哲学,西方哲学,还有中国哲学。然后觉得中国是个历史悠久、非常有意思的国家,特别想要了解中国,所以我决定来中国学习中国的哲学思想。我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道家思想,同时也在做比较哲学的研究,关于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的。
PART 2 印象关键词2 :初心
沈:你担任闵行研究生公寓的楼长已经好几年了,可否谈谈你当初为什么会想来做楼长呢?
彭:我硕士也是在华师大学习的,所以在华师大其实已经很久了,对学校的情况也很了解。所以我特别希望可以帮助新来的同学,因为他们碰到的问题我都经历过。那时候正好国际教育中心招募闵行宿舍楼的楼长,我就去应聘了。我希望可以用我自己的经验帮助到其他同学。
PART 3 印象关键词3:坚持
沈:这次疫情封控期间,你又是怎么会想到参与学校的抗疫工作,成为一名志愿者的呢?
彭:2020年的时候,我就在中国,我亲眼目睹了中国的抗疫成就,非常受感染。所以今年我就希望自己也可以参与其中,做一点事情。而且我又是楼长,所以更加义不容辞。
沈:那可以简单说说你在这段期间都做了哪些工作吗?
彭:首先,每天早上我要督促同学们做抗原自测,或者是核酸。这是起床第一件重要的事。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有时候一天要做两次。
接下来就是每天的三餐。在疫情刚爆发的时候,同学们都呆在房间里不能外出,所以我和阿姨负责把饭送到大家的房间门口。后来大家可以下楼买饭了相对轻松一些,但还是得去楼下协助。
再有是物资,包括学校捐赠的物资和同学们自购的物品。特别是疫情刚爆发的时候采购日用必需品的需求非常大,那时候每天都要做采购需求登记。后来学校慢慢开始增加供货的品种,调整供货频率,现在一周一次。不过每次的采购量,包括后续的发放量还是非常大的。
沈:在这段时间里,觉得特别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彭:最困难的事情,还是每天督促大家早起做核酸和抗原。特别是刚开始,大家可能还不习惯,到时间很多人还没有做,所以经常要一间一间房间去敲门,提醒大家。
而且,因为那时候疫情形势很不确定,每天关于第二天是做核酸还是做抗原的通知出来的比较晚,所以我每天都会在手机旁守着,以便在通知出来的第一时间通知大家。
我记得在最初的一个多月,我每天六点半就要起床,然后晚上十二点多睡。就觉得每天的时间过得非常快。
沈:这段时间里,你有没有过某个时候,觉得压力特别大或者力不从心呢?你又是怎么自我调节,给自己打气加油的呢?
彭:嗯,有的时候真的觉得很累。但是我想,我是楼长,是工作人员,如果我表现出难过,其他人看到了会更沮丧。所以,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坚持,不放弃。累的时候我就休息一下,听听音乐,和朋友聊聊天,心情就放松下来。已经习惯了,哈哈!
沈:你觉得抗疫的这段特殊经历,有没有在某些方面给你带来影响和改变?
彭:我和老师、辅导员还有其他志愿者一起做了很多工作,克服了很多困难,结交了很多朋友;而且我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多锻炼,团队协作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特别是我的导师也参与了抗疫的工作,给了我很多鼓舞。
沈:你的导师是哪位老师?
彭:是刘梁剑老师。
沈:哦,是刘老师,我们研究生公寓南区前一任的片区长!你们师生一起抗疫,真可谓一段佳话!解封后你有没有什么愿望,有什么事情是特别想做的吗?
彭:嗯,我想先出去吃很多美食,还想去其他城市旅行一下。我特别喜欢杭州,那是个很美丽的城市,只可惜之前我只是出差匆匆去了一天,所以打算疫情后去杭州旅行。然后开始写我的毕业论文。
沈:因为疫情,你也有很多年没回家了吧?和家人经常联系吗?他们担心你吗?
彭:对,算起来有四年没回去了,所以还是挺想家的。我和家人也经常会沟通这次疫情的情况,不过因为他们都知道了中国的抗疫能力,所以也没有那么担心。
沈:学校里像你这样因为疫情滞留多年的留学生同学也有不少,你有没有什么鼓励的话想对他们说?
彭:我想说,疫情一定会过去,坚持就是胜利!让我们照常写论文、找工作,一起为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吧!加油!
沈:你是学中国哲学的,如果要用一句中国的古话来结束今天的采访,你会用哪句?
彭:我想用老子的一句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个世界善恶、好坏都是相互依存的,因为有了恶,才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善。所以正是因为疫情,也让我们知道生活的美好,也让我们了解自己不足的一面。
沈:说得太好了!正是因为有了对比,我们才会更加珍惜平凡而美好的生活,疫情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反思和启示。
写在最后:和彭雨的这次采访在愉快的交流氛围中结束了。通过这次专访,让我们走进了彭雨的内心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了他参与抗疫工作的感受和收获。这样一位积极乐观、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的国际学生,你是不是也忍不住为他点赞呢?
采访日期:2022年5月19日
采访地点:闵行留学生宿舍
受访人:彭雨 Pritam Saha
采访人:国际教育中心沈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