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学生与沪上中小学生举办云端沙龙活动
https://lxs.ecn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04/6f/38ce060a4bd0b9ff2ecf86e42fc2/46744abb-8f01-419d-aae3-d6b136334881.png
日期
2022-04-04
2022年4月3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携手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以及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共同举行了一场以“同心守沪,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中英双语线上沙龙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主任助理章璐为活动致辞,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办主任王骁,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小学部英语教研组长陈君君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来自美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的国际学生代表以及沪上中小学的共计15名中外学生参与了此次交流发言,百余名师生在线上观摩并互动。学生们以独特的视角,或分享各自的特色文化,或讲述疫情下的温暖故事,或带大家云游四方,放眼“诗和远方”感受异域文化和风土人情。
华师大四附中四(3)班的梅逸珊给大家分享了她丰富多彩的线上学习生活,居家的日子里还发掘了新才艺,仿佛是疫情期间沪上中小学生网课学习的缩影。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四(4)班的张译扬邀请大家跟随诗人杜甫一起游赏美丽的古蜀文明发祥地,在诗词佳句中感受了一把了雪山高,蜀酒浓,江鱼美。华师大二附中高一年级学生杜筱含展示了有趣的班级晨会课内容。华东师大的国际学生们则带领观众一起走进、领略了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风俗习惯、山川河泽及饕餮美食。
华师大四附中的周之愈,同济附属实验小学的孙辰瀚、姜皓天,华师大二附中的陈关阳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国际学生周子寒则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的抗疫故事。其中不乏社区志愿者和逆行者们的感人事迹,每个故事的背后都让大家感受到了同心守“沪”的决心和勇气,学生们以这一特别的方式为正处于抗疫关键时刻的上海加油打气。值得一提的是,中外学生自信展示的风采、流利的语言技能都令观众们纷纷赞叹。自称是中国人民的“巴铁”,来自华东师大的国际学生周子寒表示,在中国的留学生活让我早已把上海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乡,今天的活动让我认识了几位非常优秀的中小学生,他们的演讲和语言表达能力超乎我的想象。今天的活动提升了我们的社会交流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给我们创造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
,
,
,
,
,
华师大四附中学生周之愈说道:“这次活动意义非凡,不仅打破了年龄与国籍的界限,让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所感所悟。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并且也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华师大四附中学生梅逸珊的家长在活动结束后表示,“疫情锁户,网线穿越,此次活动把不同的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中外学生连接在一起。大家的分享带我们领略到世界各地风土人情,也带来了不同视角的思考。”
中外学生在这场别开生面的对话中,以阳光积极的姿态展现自我,跨越了国界,打破了文化差异,敞开了视野,收获了友谊,整场活动持续近三个小时,不论是参与者还是观众们都深感意犹未尽,受到了广大师生们的热烈欢迎与喜爱。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以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和文化互鉴为初衷,对活动的主题形式以及参与群体做出了全新的尝试与创新,未来也将继续探索建立多元机制,为中外学生之间的思想与文化交流搭建更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