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声 | 央视节目《学成归来》讲述我校吉尔吉斯斯坦校友白龙的故事
《学成归来 中亚篇》是聚焦“一带一路”首倡之地——中亚国家的中亚青年在来华留学之后,归国逐梦的精彩故事。近期,节目上出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我校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吉尔吉斯斯坦校友伊兹别加利,他深情讲述了自己在华师大的经历和回国如何成为当代“丝路使者”的动人故事。
留学之路:从比什凯克到上海
相比伊兹别加利,老师和同学们更加熟悉他的中文名字:白龙。2014 年,白龙进入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工学院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敏锐地意识到,中文是一门极具前景的语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吉两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学习中文不仅能为他的未来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更能让他深入了解这个与吉尔吉斯斯坦有着深厚友谊的国家。于是,他毅然决定学习中文,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2017 年,他来到中国,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学习。在中国的学习生活,他不仅学会了中文,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人以及中国的习俗和文化。课堂上,他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交流探讨,从日常口语表达的细微之处到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碰撞,他汲取着知识的养分。老师们耐心细致的讲解、同学们热情洋溢的互动,都让他深切感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与挑战,也让他对中华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央视的采访中,白龙还骄傲的提到了连续三年龙舟赛夺冠这一让他难忘的回忆,比赛时他与同学们一起奋力划桨,龙舟在水面上破浪前行,激昂的鼓点、还有岸边观众“华师大最厉害”的欢呼呐喊,共同编织成一幅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画面。在那一刻,他仿佛融入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之中,龙舟赛所蕴含的团结协作精神、拼搏奋进意志,也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让他更加热爱中国文化,更加渴望深入了解这片土地上的一切。
白龙参加留学生龙舟赛并夺冠
白龙在华师大国际文化节上表演
归国逐梦:在中亚的奋斗与坚守
学成归国后,他带着在华师大所学的知识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投身于一家中企担任物流运输经理。凭借扎实的汉语功底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他在工作中如鱼得水。业务从最初的只在比什凯克有项目,发展到现在在塔什干、杜尚别和阿拉木图都开有办事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他参与的项目包括修建中吉乌铁路、奥什到戈洛夫的备用公路,以及正在完工的南北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为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中吉两国的友好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深知,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而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对于促进中吉两国的友好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于是,他一直怀揣着当中文老师的想法,在工作之余,他凭借着留学时期中国老师传授的知识,开始了汉语教学之路。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宏伟的任务——帮助100 万人学习汉语。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目标,更是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自信的体现,是他希望搭建起中吉两国人民心灵沟通桥梁的坚定信念。
2025年白龙与出访吉尔吉斯斯坦的国际教育中心老师合影
他的故事被央视看到,作为五位中亚青年之一,登上了CCTV播出的《学成归来》节目。节目中,他回忆起在华师大的留学生活,眼中闪烁着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激。他的故事,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亚青年来华留学归国逐梦的精彩缩影,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当代“丝路使者”的使命与担当。
愿白龙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怀揣着对汉语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深情,为中吉两国的友谊、为“一带一路”的繁荣,贡献更多力量。也愿更多的“丝路使者”涌现出来,让这条古老而年轻的丝绸之路,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