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lobal Education Center
导肮
2025届毕业典礼国际学生发言代表|乌力:我要成为挪威和中国之间的一座桥梁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

     大家上午好!


     我叫乌力,来自美丽的北欧国家——挪威,我是华东师范大学商务汉语专业的毕业生,今天,作为留学生代表发言,我感到特别的荣幸。




    在华师大,我们留学生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爱在华师大”。我想这份爱,不仅仅是爱情,更是一种大家庭的爱和温暖。从我来到华师大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受到了“家”的亲切与温暖。


      我是疫情后,第一位回到中国的挪威学生,2022年8月,当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从心里喊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终于回家了。”因为中国,因为上海,特别是因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已经成为了我第二个家。大家肯定比较好奇,一个老外为什么那么爱中国?


    对,我就是爱中国,我曾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重庆、哈尔滨、西安、贵阳、成都等等、等等......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美丽的风景、善良的人民,还有那么多的……让我怎么不爱上中国呢!你们说是不是?




    如果大家问我怎么爱上中国的,这与我2019年1月,在安徽农村的一段特殊经历有关。有⼀天,我和朋友去安徽旅游,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位⽼奶奶,我用中文和她打招呼,老奶奶看到我这个老外开口说汉语又惊讶又开心,她热情地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说我们想去看⽵林,说完我们继续往前⾛了。 ⼏分钟后,⽼奶奶⼀路⼩跑追上了我们,说要给我们带路。于是,就带着我们沿着只有当地⼈才知道的⼩路,走两个⼩时,⼀路上,她一边⾛一边给我们介绍当地的情况,当时我不能全部听懂她的话,但她的热情和好客,让我十分感动.....虽然语⾔不相通,可是⼭⽔⼀程的相伴让我感觉到,我们从陌⽣⼈变成了家⼈!也是从那⼀刻,我便知道,中国一定会成为我的第二个家。


    中国,不仅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也让我认识了真正的自己。在中国生活的这些年,我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成为了我人生的信条。我相信,每一次交流,都是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我很感谢一直教我、一直帮我进步的老师们和朋友们。去年,我作为在中国的挪威学生,荣幸地接待了挪威首相Jonas Gahr Støre先生和外交官。能够见证挪威和中国两国,建交70周年的重要时刻,听到国家领导面对面,对我的鼓励和建议,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要成为挪威和中国之间的一座桥梁。



     读书期间,作为主力队员,我曾经两次代表学校参加,上海高校龙舟比赛,并且我们夺得了两次冠军!通过训练和比赛,让我明白,想要成功,我们必须团结、拼搏,永不放弃,ECNU 国际学生龙舟队的精神,一直鼓励、并影响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



    今年四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广东顺德的支教活动,我们还为孩子们举办了一个 MINI 国际文化节,我向小朋友们介绍挪威以及挪威文化。孩子们眼里的好奇,和他们流露出对知识的热爱,让我深刻体会到——分享爱与知识,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事情。感谢华师大和国际教育中心的老师们,给我们提供的广阔平台,让我们留学生,不仅感受到家的温暖,也引领,我们融入中国社会,理解中国文化。



    虽然,我的留学生活快要结束了,但新的人生才刚开始。目前,我创办了一家名为“挪华之道(The SinoNordic Way)”的公司,希望能继续为中国和挪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继续传递我对华东师范大学的爱、对中国的爱。


     今天,我希望 2025 届毕业的我们,都能带着自己的梦想,带着自己想要分享的爱与知识,勇敢地走向未来,创造未来。


    此时此刻,我特别想邀请大家一起喊出我们最熟悉的口号,喊出师大人的骄傲和自豪:“爱在华师大!”


    最后一次,用我们最大的热情喊出来:“爱在华师大!”I love ECNU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