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lobal Education Center
导肮
 
 
“抗疫有我!”——国际学生志愿者人物专访之周子寒
日期
2022年06月02日
分享

 

 

 

中北校区留学生公寓1号楼有这样一位“巴铁”同学,他在封校后的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成为了所在楼宇的层长。4月11日那一天,他的抗原检测显示异常,经核酸复核确诊为新冠阳性。从确诊隔离,到转移治疗,再到恢复健康重返校园,在整个过程中他都表现得十分乐观和坚强。在这一期的采访中,周子寒同学将为我们详细讲述这段难忘又特殊的经历!

 

主持人:子寒你好,很高兴今天能和你聊聊你的故事。请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周子寒:我是2021级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我叫周子寒,来自巴基斯坦,是中国人口中的“巴铁”。2016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开始在华师大学习和生活。到如今已经6年,比大多数同学、甚至留学生办公室的几位老师在华师大的时间都更久,哈哈。但你们不要觉得我已经很老了哦,我今年才24岁。对了,顺便也说一下,我是国际学生联合会学业发展部的一名成员,如果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遇到任何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I am proud of my voluntary work


主持人:这次学校封控后的第一时间你就报名成为了留学生公寓一号楼的层长志愿者,是什么原因让你做出这个决定的呢?

周子寒:过去的6年里,我在中国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华东师大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他们都成为了我的家人,上海也变成了我的第二个故乡。

我在外面从来不和别人说,“我要回学校了”,我总是说“我要回‘家’了”。作为一名国际学生,华东师大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学校,更是我坚强的后盾。每次遇到任何问题,老师们总会第一时间帮助我。所以作为华师大的学生,我也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我的学校。因此校园封闭管理通知出来,我马上就报名成为了一名层长。

 

 

主持人:这段时间,你的工作包括哪些内容呢?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有没有什么想对你的小伙伴们说的?

周子寒:我主要的工作是通知同学们进行核酸检测、发放餐食和物资、收集抗原测试结果等等,基本上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因为我们宿舍楼人数少,最开始楼里只安排了两位楼层长志愿者,但后来更多的同学纷纷申请加入志愿者团队。尤其是4月11日之后,他们明明知道有一个志愿者,也就是我,哈哈,已经被确诊为阳性了,但是他们没有害怕,而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全,勇敢地加入了志愿者队,继续为楼里的同学们服务。一号楼“足不出户”的那段时间,志愿者们非常辛苦,电梯无法使用,他们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上上下下跑六层楼,为大家送餐、送抗原。我想和所有人说一声谢谢!抗疫有我们,我为我们的团队感到自豪!

 


老师的关爱给予我力量

Love of ECNU makes me warm


主持人:4月11日你确诊的那天,老师们都特别担心,除了心疼、安慰,给你加油打气,我们能做的也比较有限,你当时害怕吗? 

周子寒:说实话,刚开始发现自己的抗原显示异常,我有点难以相信。但我依然保持了镇定,然后和老师报告了我的情况,直到确诊,我也没有感到多么害怕。但当晚到了校内隔离区得到通知——我第二天要转移到方舱医院,那时候我有点紧张了,因为不知道明天要去哪里,会有什么样的情况等待着我,那瞬间我情绪是有点崩溃的。好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们一直和我保持联系,告诉我不用担心,学校会尽力照顾好每位同学。

我在校外隔离了差不多40天,这段时间,留学生办公室的黄美旭和其他老师们,还有我学院的教务老师,每天都会抽时间跟我联系,每天问我:“子寒!你今天感觉怎么样?”关心我,安慰我。我真的很感动,我觉得学校已经为我们做了非常多。 


主持人:离校隔离那天,时隔一个多月看到了校外的模样,当时是什么感受?

周子寒:离校去往方舱医院,直到安顿好,我还一直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呢!出去的路上,看到外面的样子感觉有点不真实。昔日繁华的上海,路上除了偶尔开过去的一两辆车,一个行人都没有,心里还是挺难受的。不过从隔离点回到学校,或者说“回家”,那天真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一天之一。虽然我所有的隔离点都是在上海市内的,但回校路上,直到看到金沙江路,我才感觉真正回到上海、回到我熟悉的家了。

 


方舱里的友谊

I gained a lot from this experience


主持人:离开学校后你便转运到了方舱医院,能和我们分享下你的隔离生活吗?

周子寒:我到方舱之后才发现自己是那个方舱里唯一的外国人。我跟大白叔叔开玩笑说,“哇!我很荣幸,成为第一个来到这里的外国人,哈哈!”大白叔叔也幽默地回复我说,“恭喜你中大奖了!”我看了看自己已经变成红色的健康码,想起同学和我开玩笑说,“你这是升级到了随申码的VIP账号吧!”

方舱医院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好的,环境干净明亮,工作人员们也都很温柔、幽默。这让我前一晚的所有紧张都全部消失了。后面我配合医生做所有的检查和治疗,准时上网课,偶尔和同学们聊聊天,还会做一些简单的锻炼。

 

主持人:听起来不错,听说你在隔离过程中还结识了不少新朋友?

周子寒:我在方舱医院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有大学生,有老师,有在方舱工作的志愿者和医生,大家都成为了朋友。后来我发现,我们住在同一间房里的9个人都是来自上海其他高校的大学生。大家非常热情,完全没有把我当外人。方舱的生活有了他们的陪伴,一点也不孤单。

4月27日早晨,我们有8个人收到了出舱通知,大家互相最后一次握手说再见,还建了个微信群叫“病友交流群”,哈哈。大家约定解封之后,一定要在上海聚一聚,吃大餐。到现在我们还经常互相联系、问候,感觉这份友谊特别珍贵。

 

主持人:你差不多在外面整整隔离了四十天,再次踏进学校大门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发现学校里有什么变化吗?

周子寒:无论在外面待了多久,还是想要总有一天回到自己的家。再次回到华师大,感觉华师大像母亲一样抱住了我。校园里已经是夏天的模样了,到处都是我熟悉的树木、河流,心里就感到非常安全、温暖。

我离开的时候还是严格的封闭状态,回来后看到同学们已经可以走出宿舍,去餐厅买饭,能感觉到学校里的情况也在变好。大家看到我回来,都和我打招呼,关心我、问我过得怎么样。还有一位同学把自己囤的零食送给我,说我瘦了,必须好好补补,哈哈!

 

经历风雨,心存感恩

Thank you for coming into my life

 

主持人:在此次疫情中你经历了特别多,你觉得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感悟吗?

周子寒:这次疫情,确实让我经历了特别多。虽然我在中国已经6年了,可这是我第一次这么深入地进入中国人社会与生活中,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在不同的地方遇到不同的人,听他们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故事,让我看待一些事情的方式也有了变化。我觉得自己看得更高、更远了。这让我意识到有句话说的很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另外,我觉得身体健康是一切一切的前提,希望大家一定要照顾好身体,这样才能有机会去经历更多美好的事情。


主持人:回望过去两个多月,你心里有想要特别想要感谢的人吗?

周子寒:我要感谢这么久以来,一直关心关爱着我的那些人们。谢谢大白们的照顾,感谢方舱里整天陪我聊天的室友们,谢谢留学生宿舍一号楼三楼邻居们的理解与鼓励,特别是留学生办公室和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老师们,是他们陪我一起渡过了这个难关。对这段经历我将永远怀着感恩之心,有幸能够遇见你们。

 

 

写在最后

周子寒同学的讲述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温暖与力量,的确,特殊的经历总会让人成长。希望疫情散去后,每个人都能迎来自己的“蜕变”与“重生”,我们也希望这段特殊的经历能够照亮他未来的学习生活,继续勇敢无畏地前行!

 

 

联系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