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开朗、积极主动是杨楠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在校园开始封闭管理时,这名来自南非的姑娘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成为了留学生公寓二号楼的层长,毫不犹豫地投身到了抗疫志愿者的工作中。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期的专访细细聆听她的抗疫故事吧!
同样的师大,不同的挑战
主持人:杨楠你好,首先请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杨楠:大家好,我叫杨楠,来自南非。开始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学习,度过了非常充实、快乐的四年大学生活,目前是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一名研一学生。
主持人:跨专业学习是个不小的挑战,目前的学习和生活都还适应吗?
杨楠:开始读研究生之后,很多专业性的知识还有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对我来说都挺难的,也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过我会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认真完成每一份作业,努力坚持。
助人使我快乐
主持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学校的封闭管理,你没有选择离开学校回到家人身边,而是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一名层长志愿者,可以谈谈你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吗?
杨楠:其实在疫情和封校初期,我并没有太担心,因为上海的防疫工作一直都做得很好,我相信这次疫情也会很快过去。从去年9月搬到校内住宿后,我就开始担任留学生公寓2号楼的楼长,这份责任一直在,尤其是疫情期间,同学们和老师们更需要我。因为我正好住在C栋4楼嘛,所以当时也就毫不犹豫地报名成为了我们楼层的层长。虽然在疫情逐渐严重时我也非常担心奶奶,因为她已经八十岁了,但好在平时我们和邻居相处得非常好,楼下的阿姨会帮助奶奶买菜,政府对独居老人也非常关心,送去了很多物资。我和奶奶每天都视频通话,看到彼此都健康、安全,就都比较放心了。另外,当时也考虑到假如我回去了,也有可能在路上感染,到时候会给同行人、小区居民等更多的人带来麻烦,所以我选择安心留在学校,给更多人带来帮助而不是麻烦。
主持人:作为公寓的志愿者,平时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呢?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呢?
杨楠:我的主要工作是组织本层同学们进行核酸检测、统计抗原结果、分发餐食及物资等。在“足不出楼”的那段时间,发餐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我就想着帮老师们分担一些工作,于是我会和所有志愿者提前沟通,根据大家的上课情况排好第二天的三餐志愿者值班表。6点多早起发餐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不管排到谁,收到的回复都是“好的,没问题!”,同学们真的特别给力也特别让人感动!“足不出户”的那段时间电梯发生了故障,我是女生嘛,体力有限,每天爬上爬下送完饭之后腰会特别痛。不过好在后来有好几位“壮汉”也加入了送饭志愿者的队伍,帮我们一起分担,特别感谢。
主持人: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你作为志愿者有没有担心或害怕过呢?
杨楠:有过一点担心,但没有害怕,因为我相信在学校的保护和管理下一切都是比较安全的,我们的公寓也一直非常安全。说实话,反倒是在南非的家人们更担心,不过通过视频我会告诉他们我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一切都很好,每天还在做志愿服务,特别充实忙碌,他们就渐渐放心了,也非常支持我做志愿者,说帮助别人是好事。
患难见真情
主持人:在这次志愿者工作中,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回望过去两个多月,有特别想要感谢的人吗?
杨楠:疫情期间同学们之间的情谊更深厚了,通过做志愿者我也认识了很多善良的同学们。我负责的楼层人数相对较多,但无论是组织核酸还是统计抗原,大家都非常配合。同学们经常在群里给我鼓励,还会帮我带早餐,领取奶茶券等,这一切都让我觉得特别欣慰。低楼层的层长们还会帮我一起跑上跑下送饭,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度过了最困难的日子。要感谢的人太多啦,一直鼓励给我加油的家人和朋友们,辛苦付出的老师们,特别要感谢黄美旭老师,在我腰痛的时候黄老师把自己的膏药贴拿给我,特别管用!
主持人:很期待学校能够早日恢复日常管理,解封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杨楠:是的,昨天校园内各片区已经打通了,时隔两个多月之后我们终于又和留学生公寓一号楼的好朋友们见面了,有的朋友还是老样子,有的朋友变瘦了有点心疼,但总之就是大家还能在一起,特别特别开心!我觉得离彻底解封的日子也不远了,我要先回去见家人,再和好朋友们一起吃火锅、做美甲、喝下午茶。疫情让我特别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现在的生活。
无畏困难,未来依旧闪闪发光
主持人:算起来你已经在华师大学习生活了五年,在这几年里有什么特别的体验和感悟吗?
杨楠:在华师大我结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好朋友们,参加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虽然因为疫情我们的学习曾经从线下转为线上,经历过很多困难...... 但即使分开了、毕业了,我们依然保持着联系,大家都盼望着疫情快点结束能早日再聚呢。这次抗疫的经历也很特别,我一边上课发言一边还要去搬饭,我的老师也经常上着上着网课就突然被叫下楼做核酸了,好在我们都挺理解彼此的,哈哈哈。
,
主持人:是的,经历过疫情,相信大家都能够更勇敢从容地应对一切了。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杨楠:虽然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很难,但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好好地完成学业。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也喜欢和别人沟通,通过这段时间做志愿者我感觉自己的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之后我也计划在国际学校或外企找一些实习的机会,积攒经验,争取留在中国工作,还是挺期待未来的新挑战的。
写在最后
即使身处困境,也从不抱怨,一边帮助同学们答疑解惑,一边微笑着安慰牵挂自己的家人们,坚定地说:“我很好!”在杨楠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抗疫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祝福乐观、坚韧的杨楠同学继续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自3月13日学校进入封闭管理至今,共有来自24个国家的44名国际学生志愿者参与了两校区留学生公寓的抗疫志愿服务工作。这是一群可爱又温暖的“蓝精灵”,在80多个日夜里,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师大之爱。让我们再一次感谢所有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感谢有你们,一路守护着师大的平安!